岭南地区最大古籍公藏单位——中山图书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
南方日报讯 (记者/戴雪晴 通讯员/张毕佳)近日,岭南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地区单位共21家机构入选,最大中山中心AG超玩会入口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名列其中。古籍公藏馆入古籍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创设于1912年,图书是选第修复岭南地区最大的古籍公藏单位,历来重视古籍的批国原生性保护,馆内古籍修复工作的家级相关记载可追溯至1937年。2008年,岭南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挂牌成立,地区单位同时入选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最大中山中心2021年9月,古籍公藏馆入古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获得广东省文物局颁发的图书AG超玩会入口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
2013年起,选第修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启动并实施“广东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能力提升计划”,批国至2021年已在全省21家基层图书馆建立古籍修复室,为提高广东整体古籍修复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入选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人才培训基地,次年建立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广东传习所。去年9月,传习所第一批11名学徒经专家评审顺利出师结业。作为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挂牌单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面向全省乃至全国举办各类古籍保护、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截至2024年共举办古籍修复方向培训班21期,来自全国各地古籍收藏机构修复工作人员400余人次参训。
2023年11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受邀派出古籍修复专家,为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及澳门基金会共同举办的“澳门地区古籍修复培训班”近80名学员授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修复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强区域内古籍保护机构合作作出新贡献。
为进一步打造省级古籍保护宣传品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还推出“书香古韵——中华古籍之魅力”体验活动。2012年至2024年间,该活动在粤港澳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中小学校共举办70余场,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古籍修复演示、线装书装订、雕版印刷、碑石传拓等体验项目,让参与者近距离感受中华古籍以及古籍修复等传统技艺的魅力。2020年,这一体验活动获评“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示范项目”。
“入选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既是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多年来古籍修复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推动广东省古籍保护事业更上一层楼的重要契机。”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将发挥带头与指导作用,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推动濒危古籍抢救性修复与技艺传承,辐射带动大湾区古籍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 ·证监会召开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民营科技企业座谈会
- ·亮“眼”退场!高州龙眼闪灼粤海河汉城天下22屏
- ·有不法分子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广州图书馆最新回应
-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今日中国再也不是1937年的中国
- ·最高奖励20万元!发现欺诈骗保可这样举报→
- ·中国驻英国使领馆领区调整
- ·《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审议通过 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 ·水利部:西江干流已全线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 ·科学跑步 燃脂效果更好
- ·二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与去年同期持平
- ·灾后雅安人力资源市场全新开张
-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超越经典计算机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
- ·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
- ·爱心重阳 欢笑温情暖夕阳
- ·今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439.7万辆 创历史新高
- ·亮“眼”退场!高州龙眼闪灼粤海河汉城天下22屏